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(guān)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(guān)于航站樓標識設計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(guān)介紹航站樓標識設計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標志組合規(guī)范是為了在任何的使用環(huán)境下都能保證標志的完整性與同一性,不使標志出現(xiàn)扭曲變形等情況,LOGO設計除了必要的想象力外,確實有著一套很嚴格的標準化制圖規(guī)范。
LOGO設計的標準化制圖具體規(guī)范主要包含LOGO釋義、LOGO制圖標示和LOGO組合規(guī)范這三個主要方面:
1. LOGO釋義
在LOGO設計中,設計說明是非常重要的部分,文案要能夠把設計的理念用言簡意賅的文字表述出來,同時也要把標志中的設計元素,以及如何進行的圖像提取和圖形轉(zhuǎn)化等交代清楚。
2. LOGO制圖標示
標志組合規(guī)范是指,在特定場合下,將多種標志按照一定順序和位置排列組合,構(gòu)成具有特定含義和作用的標志表示方式。
例如,在機場或車站等公共交通場所,標志組合規(guī)范通常用于指示乘客前往各個航站樓或車站臺。
標志組合規(guī)范的制定和使用,可以提高標志的辨識度和效率,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公共交通管理和乘客出行。
:
* **功能不同。**蕭山機場的T1是國內(nèi)航站樓,T2是國際及港澳臺航站樓。
* **面積不同。**蕭山機場的T1和T3航站樓之間是連體建筑,T1的面積為27.8萬平方米,而T3的面積為37萬平方米。
* **設計風格不同。**T4是一幢綠色建筑,布局上是平面布局中央集中式構(gòu)型。
* **進入方式不同。**進入T1和T4航站樓的方式不一樣。大巴及送客的私家車一直往前,可以看到高架有標識,左側(cè)為T2/T3(其中T1、T3為連體建筑,T1建成于2000年),右側(cè)為T4方向。目前,公共交通出行,坐大巴的旅客到達機場時是比較方便的,大巴車直達航站樓出發(fā)層門口,幾乎是零距離進航站樓,不用怎么走。而地鐵站走到T4航站樓,需要經(jīng)交通中心來到T4然后坐電梯上到4層出發(fā)大廳。
以上就是蕭山機場的T1、T2、T3、T4航站樓在功能、面積、設計風格以及進入方式等方面的不同。
是因為Terminal 3的縮寫,T3航站樓中文翻譯就是第三個航站樓的意思。T3航站樓基本功能是安排好旅客、行李的流程,為其改變運輸方式提供各種設施和服務,使航空運輸安全有序。機場T1、T2、T3每個航站樓,其實隔得并不遠,往往通過地下通道或者是高架橋相連接。也有部分不是建在一起的,在機場沒有發(fā)現(xiàn)一T1和T2的話,原因就是T3擴建后就代替了前面的T1和T2。所以有的地方只有一個叫T3的航站樓,航站樓的不斷擴建,還有他123的編號,標志著我們生活質(zhì)量的不斷提高,購買力的不斷上升,也標志著中國經(jīng)濟水平的不斷提高。
15萬平方米。
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擁有兩座航站樓,候機面積達50萬平方米。其中T2航站樓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。那么T1站樓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。
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南,距離市中心約16公里,前身為始建于1938年的成都雙桂寺機場,1956年劃歸民航使用并更名為“成都雙流機場”,經(jīng)過39載不斷發(fā)展,1993年被國家批準為國際口岸機場,于1995年11月30日更名“成都雙流國際機場”。2001年10月26日T1航站樓投入使用,2011年5月5日二跑道轉(zhuǎn)入常態(tài)化運行,2012年8月9日T2航站樓正式啟用,標志著由此邁入雙航站樓運行時代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航站樓標識設計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(guān)于航站樓標識設計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